郑州交警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12年年底,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210万辆,比2011年新增307618辆。
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,买一辆车和养一辆车的支出比为1∶1.5。也就是说,庞大的汽车保有量,让郑州的汽车后市场孕育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。
中牟产业园的规划对郑州的汽车及汽车后市场有什么影响?现在及不远的未来,郑州的汽车市场是怎样一番格局?
提起汽车市场,不少人首先会想到以4S店为主,维修+服务的标准整车销售市场。
据记者走访,郑州市汽车4S店较集中的地方,有市场的形式,如河南汽贸中心、郑州中博汽车广场;有沿街条状分布,如分布在北三环、中原西路、中州大道、航海路中段、郑上路等。“严格地说,4S店集中在北三环、中博、中原西路,其他点状分布居多。”一位业内人士称。
“这就导致消费者看车时,在东边看一个品牌,又跑到西边看另一个品牌。”进口汽车经销商孙先生说,除非客户的购买欲望非常强,已经瞄准了一款车,否则都希望去一个地方把所有的车看完。“4S店越集中,竞争越大,客流量也会大,互通互利。”
但市区寸土寸金,近两年,4S店距离市区越来越远了。去年,中原西路扩路,21家4S店外迁。
河南泰祥投资集团经济师张继周分析说,因为城市土地等成本越来越高,未来4S店的发展会集中在一个区域内,朝着城市展厅的方向发展。
“买轿车配件去北环,大车配件去南环。”业内这句话,基本概括了目前郑州汽配市场的格局。此外,郑州建设西路还有个中原汽配大世界,但规模相对小一些。
花园路北环附近,主要有汽配大世界、宏达汽车用品广场、天荣汽配城等,南三环附近则有省汽车配件物流贸易园、名优汽配广场等。
其中,汽配大世界主做轿车配件,宏达主做汽车用品、装饰,天荣既做轿车配件也做装饰,但以装饰为主。
省汽车配件物流贸易园的总经理李文峰说,总的来说,北边做轿车配件,南边市场做大车配件,“虽然都属于汽车后市场,但不是一个层面。南边是车辆维修的必需品,北边是汽车美容、装饰之类。”
李文峰说,上述南北市场不存在竞争,因为卖的东西不一样。但它和周边的小市场是有竞争的,从某个层面上说,这也是行业间的互补。
“北环几个汽配市场既有竞争,也相互依存。”河南励展宏达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孝文说。
汽配大世界配件做的是批发,但贴膜、美容等用品、装饰做的是零售。宏达以批发为主,天荣以零售为主。也就是说,零售市场里有做批发的,批发市场里也有做零售的,没有严格分界。
在汽车用品或服务方面,天荣多数商户是去宏达拿货。“天荣和汽配大世界则是相对标准的竞争关系,汽配大世界和对面的北环汽配装饰广场又是伴生关系。”周孝文说,但合作大于竞争,相互之间是有补充的。
去年,郑州市中心城区专业市场开始外迁,汽车市场也不例外,承接它们的是中牟汽车产业园。未来3~5年内,河南省汽车配件物流贸易园可能搬迁至此。
今年要外迁的,就涉及宏达车业广场。该市场相关负责人周孝文表示,市场外迁是优化,也是升级改造,但红火的市场一般都要经历10年以上的沉淀,一般的市场也需5年。“要看到大势,也要考虑实际情况。”周孝文说,宏达准确地说不是外迁,而是转型,“批发业态的搬过去,零售的留下。”
他认为,应对目前局势的解决之道,就是走大流通。原来市场里跟物流紧密结合的,搬迁至中牟,还可以继续给留在市场的零售商户供货。
张继周说,市场外迁是项指令性计划,今后市场的发展可能会有3~5年的阵痛期。“市场突然搬走,距离原有的目标客户群太远,可能发挥不了作用。”
李文峰则表示,用战略眼光看,政府主导的区域最终会形成气候。毕竟,外环只要交通优势明显,对批发市场绝对是优势。
但他们认为,相关部门没考虑新市场怎么生存。搬迁要考虑周全,如商户的搬迁成本,新市场优惠措施;配套设施要跟上,如承接地的道路、水电网等的建设。
“一方面,政府强制市场外迁,一方面对市场本身的规范手腕又不够硬,造成市场有点乱。”张继周说。
这导致很多商户很茫然,一名汽配商户正面临抉择:华南城的汽摩配件市场正在招商,年底就能试营业;中牟规划的专业市场,也很吸引人,但还没开建。到底去哪?“华南城各种软硬件配套都非常到位,年底就能试营业。”郑州华南城相关负责人说,他们汽摩配件市场一期能容纳3000多商户。
“现在的汽配市场属于一二代的平面市场,只有一层是经营的,二层没有经营。中牟将来建成的是立体市场,可能盖到五层,五层全是经营,每层卖的品牌不一样。”张继周表示,市场搬迁就是整合升级。
李文峰认为,经过整合提升后,产业聚集区一旦形成,会形成更大的辐射能力,特别是销售辐射。对整车生产厂家来说,配件企业会来这销售,对下游客户,汽车修理厂也会来集中采购,形成一站式服务。
比如一家汽车修理厂,既要采购货车配件,又要采购轿车配件,目前,在南环、北环跑,将来就只用去一个地方。
因为郑州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明显,现在很多厂家在郑州有中转库。将来聚集区的销售、经营、品牌优势凸显后,会形成大的区域中心,辐射郑州市、河南省,甚至全国。
另外,将来聚集区的配套服务会更好,商贸产业和与之相关的产业也会发生变化,最直接的就是物流。张继周说,将来的物流会更专业,以后某个物流可能就仅针对服装了,某一物流就针对建材。
免责声明: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,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,欢迎转载,注明出处。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2刘凤喜上海追得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追得刘凤喜上海追得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总经理
3潘丽华上海海晏威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董事长潘丽华上海海晏威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董事长
4储捷康膜圣科(上海)玻璃膜贸易有限公司 总经理储捷康膜圣科(上海)玻璃膜贸易有限公司 总经理
5崔彤威威(中国)实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崔彤威威(中国)实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
7邹尚宏广州市标榜汽车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邹尚宏广州市标榜汽车用品实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
8林敬东南京东沛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销售总监林敬东南京东沛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销售总监
9王玉龙卡钛科汽车用品(上海)有限公司 市场总监王玉龙卡钛科汽车用品(上海)有限公司 市场总监
10蔡天来广州市来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蔡天来蔡天来广州市来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蔡天来